把孩子送入最好的学校,让孩子在最好的环境下成长。
不少家长想“托关系”办入学,而诈骗分子就利用这种心理趁机骗取钱财,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套路吧。

2022年6月,程某、张某想找关系将小孩调到城区读书,于是通过亲戚认识了“教育局工作人员”王某,并添加了王某微信进行联系。程某、张某通过微信简单地向王某说明了小孩的情况后,王某以打通关系、操作入学为由骗取被害人程某、张某各15000元。后被害人程某意识到被骗,遂报警。2023年5月17日,王某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三个月,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。#乐平检察#

诈骗套路
1、冒充教育局工作人员开场。诈骗分子自称是教育局工作人员,有能力将小孩调到城区或者重点学校读书,通过微信简单了解小孩情况后,要求受害人提供相关材料。
2、虚构聊天记录提高真实性。诈骗分子利用多个微信账号扮演不同角色,虚构诈骗背景和诈骗故事,并将聊天记录截图给受害人看,以提高真实性和可信度。
3、诱骗受害人缴纳一定的费用。诈骗分子以打通关系、操作入学为由让受害人缴纳一定的费用,一旦受害人缴纳了费用,不仅小孩入学的事情没有着落,钱款也无法被退回。

检方提醒
“走后门”上学这个办法不可取。
遇见难事想“托关系”更要不得!
遇到诈骗,如果能更理性一点,骗子的身份一经核实很容易露馅,“能人”编的天花乱坠的谎言也经不起推敲,“托关系”“走后门”,一切 “捷径”其实暗藏隐患。希望广大家长擦亮眼睛,保持理性,不要上当受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