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30日上午,乐平市人民检察院召开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,市检察院党组成员、副检察长钟明通报该院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,第五检察部主任唐卫平、副主任邹雪雯介绍了2件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典型案例并回答记者提问。大江网、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、乐平市融媒体中心、新法治报、江西商报的媒体记者应邀参加发布会。

自今年2月最高检部署开展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以来,乐平市人民检察院聚焦法律监督主责主业,突出“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”,立足“四大检察”职能,聚焦重点案件、重点人群、重点领域,针对劳动者权益保障、安全生产、食品药品、环境保护、陶瓷文化遗产等领域民生司法保障,持续做实人民群众可感受、能体验、得实惠的检察为民,推动“检护民生”专项行动走深走实。
1、防范化解社会风险,助推重点民生领域治理
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。依法从严打击跨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境内协同犯罪,持续推进“断卡”等专项行动,2024年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100人。积极开展“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集中宣传月”“反诈进校园”等主题宣传活动,发放宣传册500余册。加强对食品、药品安全领域检察监督。严格依法履行批捕、起诉职能,强化立案监督、侦查活动监督和审判监督,对重大有影响的犯罪案件及时介入侦查、引导取证,依法加大打击惩治力度。今年以来,对生产、销售伪劣商品类案件,提前介入6件6人,批准逮捕3人,起诉13人。
2、破解急难愁盼问题,合力维护特殊群体权益
一是加强劳动者特别是灵活就业和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。践行“以人民为中心”司法理念,对农民工等特殊群体请求给付劳动报酬案件,加大支持起诉工作力度。2024年,办理支持农民工起诉案件17件,共助力25位农民工追讨欠薪35万余元。二是加强对因案导致生活困难当事人的司法救助。坚持“应救尽救”原则,聚焦特定群体权益保障,深化多元协作配合,实现司法救助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最大化。协同相关部门,深化对困难群众的精准救助、有效救助。对当事人生活特别困难、所需救助资金较大的案件,积极开展联合救助。共办理司法救助29件30人,发放救助金34.35万元。三是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。始终坚持以“零容忍”的态度严惩性侵未成年人犯罪,切实落实对性侵未成年人案件100%提前介入。运用一站式机制办理性侵未成年人案件35件,并对未成年被害人开展心理疏导。全链条多举措推进强制报告制度落实落地,破解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发现难、发现不及时问题。成立首批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,帮助涉罪少年“无痕”回归社会。发挥法治副校长宣传优势,开展法治课64次,发放宣传册1500余份,覆盖学生7000余人,助推未成年人法治观念从小养成。
3、聚焦民生热点问题,打好重点领域“攻坚战”
一是持续提升生态环境公益诉讼工作质效。开展守护生态安全专项监督活动,聚焦水体污染、矿山生态修复等方面,加强公益诉讼法律监督力度,积极开展“守牢生态底线”公益诉讼江西行活动。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6件。二是扎实开展服务“三农”检察工作。严厉打击涉农犯罪,对涉农资刑事案件及时介入侦查、引导取证,聚焦突出问题,实施精准打击。提前介入1起涉农资类案件,起诉4人。开展“守住耕地红线 保障粮食安全”检察公益诉讼专项监督活动,聚焦耕地撂荒、改变耕地用途等问题,督促做好耕地复耕复种。办理耕地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12件,发出检察建议12件。三是加强陶瓷文化遗产和知识产权检察保护。针对陶瓷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毁损等问题,持续做深做实全市陶瓷历史文化遗产的司法保护。批准逮捕涉陶瓷文化遗产的倒卖文物、盗掘古墓葬犯罪2人,起诉3人。办理景德镇市首例提起行政公益诉讼的陶瓷文化遗产保护案件。

下一步,乐平市人民检察院将以“永远在路上”的执着、“没有完成时”的韧劲,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,持续做好“检护民生”工作,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,以检察“力度”提升民生“温度”。